匆匆一瞥--湖北省博物馆

五一假期结束,返回广州时从武汉中转,中间有段时间间隔,于是到神往已久的湖北省博物馆参观。

湖北省博物馆馆名及logo

提前了解了下,鄂博参观需要提前预约,分为上午下午两个时间段,提前或者过时均不能进场。附近有地铁站–省博湖北日报站。比较人性化的是博物馆设置了大件行李寄存处,方便了像我这样拎着行李箱的匆匆过客。

博物馆北门为正门,靠近地铁站出口,大件行李寄存处就设置在北门。比较奇怪的是观众不能从北门进入,得饶道南门入场。也许是考虑北门入口太靠近马路,太多观众入场排队有安全隐患?

博物馆主体建筑一共三座,秦汉宫殿建筑风格。中间是主楼,两边各一座辅楼,呈品字形分布。博物馆馆名为董必武题写。

主楼北面

董必武题写的馆名

观众入口,南门

总体感受,鄂博好东西太多。时间有限,加上五一假期,观众太多,只能走马观花的一扫而过,很多展品没细看或者漏看了。如果有机会,还要去多看几次。个人感觉,如果细细端详每件展品,观众不多的情况下,能看个3,5天。

在里面待了不到两个小时,太多藏品没能细看,这里做个图文总结,回顾下。因为看得很凌乱,不成体系,总结就按照单个藏品来了(不按照展厅专题顺序)。照片是用手机随手拍的,展现的效果不好,姑且看之吧。

展厅分布

越王勾践剑

刚入馆,不知从何看起,直接往人多的地方钻,主楼2楼正中央,排长队的地方果然是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的展厅。

排队观看的人实在太多,而我时间有限,如果在这排队恐怕到时看不了几个展品,正犹豫不决间,妻子很贴心的说你先去看其他展品,我来帮你排队。内心觉得很是不妥,最后也只能如此。

越王勾践剑展厅入口

展厅光线特别昏暗,衬托出勾践剑的闪闪寒光(金色的铜光),能看见剑刃部分很锋利。整个剑是簇新的,很让人怀疑这真的是在地底下埋藏了几千年的?

据介绍,经过测量,剑刃的含锡量为18.8%,这是铸造青铜剑的最佳比例,能兼具强度和韧性。

寒光闪闪的越王勾践剑

因为环境太过昏暗,人太多,很难找到好位置,拍出来的越王勾践剑图片效果不好。

使用夜视模式拍摄的越王勾践剑

有人打开手机照明,拍出来的效果似乎好了点。

越王勾践剑

有人打开闪光灯,图片效果又好了不少,剑身的铭文也可以看见了,赶紧抓拍几张。剑身还有规则的菱形花纹装饰。

越王勾践剑

剑上的铭文为:钺(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鐱(剑)。

越王勾践剑剑身铭文

馆方解读越王勾践剑不锈之谜,认为:1. 用料好,剑身的铜质好,杂质少;2.墓葬密封的好,环境干燥稳定,棺椁也密封很好;3.出土时带有剑鞘保护。

关于此剑的来历,之前有些文章说是楚国的战利品。馆方认为此剑应该是越国赠送给楚国的礼物。

出土此剑的江陵望山一号墓墓主人是楚悼王后裔–悼固,他大约生活在战国中期楚威王(公元前339年-329年)前后。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青铜剑天下驰名。

吴越有铭青铜剑

吴越有铭青铜剑

剑各个部位名称

吴王夫差剑

原本有吴王夫差剑和吴王夫差矛,但是矛被外借了,所以只看见吴王夫差剑。(吴王夫差剑对面那个金属杆上原本展示的就是吴王夫差矛。)

吴王夫差剑

吴王夫差矛1983年出土于江陵马山5号墓,这是个中小型楚墓,这件矛或是楚国的战利品。

吴王夫差剑于1976年襄阳蔡坡12号墓出土。剑上有铭文,“攻敔王夫差自作其元用”,攻敔王夫差即吴王夫差。吴王夫差剑目前已知存世的有多把。

鄂博馆藏的这把吴王夫差剑品相没有越王勾践剑那么好,原因应该不在剑本身,而是埋葬宝剑的墓冢密封环境差了些。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1978年在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此套编钟保存完整,音律齐全,制作精美,又磅礴大气。

曾侯乙(约前475-约前433,战国早期),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中曾国(又叫随国,一国两名)的国君,姬姓,氏南宫名乙。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元代物件,2006年出土于湖北钟祥郢靖王墓。郢靖王朱栋是朱元璋的23子,生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永乐十三年(1415),27岁时英年早逝。

瓶腹部中心位置绘有四种图案,分别是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称四爱图。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王羲之爱兰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陶渊明爱菊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周敦颐爱莲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林和靖爱梅鹤

元青花绘有人物图案的异常稀少,此瓶所绘图案清新高雅,制作精美,所以异常珍贵。

郧县人头骨化石

经专家研究、鉴定后认为,这是距今100万年左右的直立人头骨,其面部特征与中国和亚洲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一致。

当时一共发现了两具,其中第二具更为完整,定名为“郧县直立人”,简称郧县人。

郧县人二号头骨化石

郧县人一号头骨化石

曾侯乙

除了编钟,曾侯乙墓中还出土了很多重量级文物,各类随葬品约1万5千多件,其中大约一半是青铜器。

曾侯乙死亡时大约42,43岁。这是根据他的头骨复原制作的青铜雕像。这位诸侯国国君就是这个样子。

曾侯乙头骨复原青铜雕像

曾侯乙墓位置

鹤与鹿都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这只头插鹿角的长颈神鹤放置在墓门口,可能是引导墓主灵魂升天的神鸟,也可能是沟通人、鬼、神三界的灵媒。

鹿角立鹤

制作精美的漆器,保存得很好。

彩漆木雕鸳鸯形盒

彩漆木雕龙纹盖豆

《弋射图》衣箱

玉首铜刀

双龙玉璧

透雕龙纹玉璜

震撼点,组一个玉璜阵列。

玉璜

云纹玉梳

透雕漆禁

带铭文的铜戈

青铜器也来组一个阵列。

青铜器

这组青铜器均出土于曾侯乙墓,并不是随意这样摆放的。仔细清点,上面的鼎有9件,下面的簋(guǐ)有8件。九鼎八簋应为天子使用,诸侯只能使用七鼎六簋。曾侯乙使用九鼎八簋,明显僭越了。这也反映此时(战国早期),早已“礼崩乐坏”了。

青铜器

曾侯乙尊盘其实是两个物件,中间的是尊(盛酒用),外面的为盘(盛水用),因而合称尊盘,上有铭文,为曾侯乙身前所用之物。此青铜器结构复杂,制作精美。

曾侯乙尊盘

铜提链壶

大铜尊缶

铜联禁大壶

铜鉴缶

曾侯乙鼎,上有铭文:曾(侯)乙诈甬冬(作持用终)。

曾侯乙鼎

匜(yí)是盥洗用具,鸟喙形器可能用来凿冰。

三足铜匜和铜鸟喙形器

楚国八百年

楚国国君世系。比较著名的有楚国先祖,担任周文王“师”职务的鬻熊,退避三舍中的楚成王,“问鼎中原”,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任用吴起变法的楚悼王,灭亡越国,但最后客死他乡的楚怀王。

楚君世系

楚国大事年表

三代时楚国遗址

出土于楚墓的曾侯昃(ze)铜戈。曾侯昃应为春秋晚期的一位曾侯。

曾侯昃(ze)铜戈

虎座鸟架鼓,2002年出土于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2号墓,年代为战国中晚期。两只背向而坐的卧虎四肢屈伏于六蛇缠绕的长方形底座上,虎背各立一只长腿昂首、引吭高歌的凤鸟。

这种虎座凤鸟架鼓是楚国贵族墓特有的,立意是凤舞九天。隐约记得以前上学时,在教科书上有见到类似图案的标记,用来代表楚文化。

彩绘漆木虎座鸟架鼓

彩绘漆木虎座鸟架鼓复制品

楚墓中编钟是很常见的。此套编钟2002年出土于湖北枣阳市九连墩1号墓。

编钟

一组镇墓兽。

镇墓兽

镇墓兽

镇墓兽

漆木辟邪

瓷器

清乾隆茄皮紫釉爵,器形仿青铜器式样,可能祭祀之用。

清乾隆茄皮紫釉爵

与四爱梅瓶出土于同一地点的元青花龙纹梅瓶。

青花龙纹梅瓶

宋青白瓷盖罐

1985年郧县李徽墓出土,李徽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孙,李泰之子。此砚器型规整,胎釉结合紧密,保存完好,是早期白瓷精品。

白瓷镂空圈足砚

好东西还有很多,查找了下资料,遗漏的比较重要的藏品还有:云梦睡虎地秦简,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石家河玉人像,崇阳铜鼓等。只能等下次了。

永庆坊 南海西樵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