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记录阅读巫鸿的著作中欣赏到的几幅中国古代绘画。
这些著作包括:
- 《聚焦:摄影在中国》
- 《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
- 《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
-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
以及伊沛霞的《宋徽宗》
我所谓自我意识,仅限于绘画作品中出现画家(或者赞助人)的个人形象。从巫鸿相关文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出现个人形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向外界展示权威(比如皇帝君权),也有顾影自怜的可能性。
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轴
清宫旧藏有一幅据说是宋人绘的人物图册(《宋人人物图册》宋, 佚名绘。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巫鸿认为应该是明代作品),乾隆皇帝很欣赏此画的构图,让宫廷画家创作了多幅与之类似的图画(可能不下5幅)(故宫博物院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轴)。
巫鸿把此类画归类为“重屏”,即有多个屏风。画面中有屏风,画作本身可被装饰到屏风上,而作为屏风的一部分。(见《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读书笔记)
其中一幅名为“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轴”,上有乾隆御题诗:“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儒可墨可,何虑何思”,表明了这幅画的主旨。儒墨的关系,如同画面中榻上安坐的乾隆本人与后面悬挂的他的画像一样,是不即不离,密不可分的。
如此题材的画作可能用来赏赐大臣(显示权威,或者对臣下的关爱),也可能悬挂于皇宫的某个地方,“自我欣赏”,时时提醒自己。
平安春信图
这幅画是郎世宁绘制于雍正时,一般认为画面中的儒生装扮的老人是雍正,年轻人是乾隆,梅枝的递送则代表权力的传递交接。(《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
画上有乾隆皇帝的题诗:“写真世宁擅,缋我少年时。入室皤然者,不知此是谁?壬寅暮春御题。”(“壬寅”为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皇帝时年72岁。)
据说此画(与此画相同元素的其他作品,见《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一书)被装裱悬挂在三希堂入口处。目的除了上面提到的“自我欣赏”,还可能有对外宣示权威,显示权力来源正当性等用意。
胤禛围屏美人图
在《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一书中,巫鸿介绍了被称为胤禛围屏美人图的12幅美人画。此12幅美人图创作于清初,赞助人是时为雍亲王的雍正。
据考证(《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这12幅画曾作为屏风上的装饰画,悬挂于作为雍清王府邸的颐和园中。耐人寻味的是这12位美女均是汉族装扮,每幅美人图上均有雍正的题诗一首及印章。按照巫鸿的分析,汉族装扮的美女可能暗含了雍正对汉族文化的欣赏,征服乃至占有的隐喻(题诗及印章代表了雍正的在场)。当然也不能忽视单纯审美的需求。后来(雍正继位以后)这12幅画被从屏风上揭取下来,收入了府库。
赵佶听琴图
一般认为此画作者并非赵佶,而画中心作道士打扮的抚琴者是徽宗赵佶本人。画上有蔡京题诗及徽宗“天下一人”的画押。
画中徽宗着一身灰褐色的道士服,穿白袜黑鞋,端坐在一巨大松树下,专心抚琴,余音袅袅。一左一右两位听众及徽宗对面一块西湖石,四者构成一菱形,画面稳定和谐。
道士装扮,仙风道骨应该是赵佶心中期望的自我意识,也是希望传达给观者的印象。
画面情景简单,但是元素众多。人物神态,描绘精确又有神韵。很值得把玩。
画面中有古松,女萝,翠竹,琴案,一几,薰炉,西湖石,石上有一青铜古鼎,鼎中插有花枝一束(用古鼎作花器,这个有点奇怪。)这些布景营造的都是宋徽宗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自我形象。
据南宋代陈叔方《颍川语小》云:“花有瓶,非古也,盖自释道献花始。今人遂取古鼎、鼐、尊、罍之范,强名而用之。”这样看来此画可能也暗含儒释道和谐之意。
倪瓒秋林野兴图
写到这里,想到元四家之一的倪瓒,他的《秋林野兴图》,这是他存世最早的一幅画,作于1339年,时年38岁。画中有树,有山,有石,有水,有亭子,最重要的是画中有可能是画家自我形象的人,而这是倪瓒存世的唯一一幅有人的形象画作。其后,倪瓒的山水画中再也没有出现过人,只有空亭。再后来甚至连亭子也没有了,只剩萧瑟的山水。时代巨变,个人际遇,自我意识始终留在他的画作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