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中,我对岳阳楼评价很高。但是作为湖北人,黄鹤楼还是不能忽视的。
十多年前,平生第一次到省城(记忆得不太确切了),参观的第一个景点自然是黄鹤楼。记得那时的门票价格应该是50元,按照现在的物价来衡量,不知是贵还是便宜。那时正是寒冬腊月,还用傻瓜相机(一次性相机)拍了不少照片,后来全洗出来了,只是这么多年过去,照片早已不知所踪。
黄楼初成
三国吴主孙权在今鄂州建都,改当时的鄂为武昌(不是现在武汉武昌区),寓意“以武而昌”。
东吴黄武二年(223年),孙权在江夏山(蛇山)筑土石城,称为夏口城,作为拱卫都城武昌的军事重镇。
同时期,在夏口城西南角黄鹤(鹄)矶上建了一座军事楼,用于瞭望守戍。因在黄鹤矶上,此楼即称黄鹤楼。(这样看来,最初的功能与岳阳楼类似,只是时间略晚于岳阳楼。)
崔颢赋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崔颢《黄鹤楼》
崔颢(704年?—754年),开元十一年(723年)登进士第。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时间已不可考。从诗的内容看,为吊古怀乡之作。被后世称为“唐人七律第一”,其中李白的加持功不可没。
据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于是敛手搁笔。此说法多半是后人附会,但是李白确曾多次模仿此崔诗格调作诗。
比如《鹦鹉洲》诗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
又如《登金陵凤凰台》诗,明显地模仿此崔诗。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为此,诗评家众口称赞,如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样一来,崔颢的《黄鹤楼》诗的名气就更大了。
李白加持
相较于崔颢的黄鹤楼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恐怕更耳熟能详了。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此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一说作于728年)。此时李白已在湖北安陆已住了十多年(李白是安陆女婿),期间结识了年长自己十多岁的孟浩然。
值得一提的是,李白因在湖北游历生活十多年,自称“少长江汉”,又说“我本楚狂人”。
得知好友要远行去广陵,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相会。临别之际,李白亲自送到江边,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这首诗主题是送别,重点不是描画黄鹤楼,当成宣传黄鹤楼的主打作品,明显不如崔诗切中主题。但是到后世,李白的诗名更大。
崔颢赋诗,加上李白的加持,黄鹤楼于是扬名古今了。
黄楼旧影
唐宋明清乃至民国时期,黄鹤楼均有被毁重修重建的记录,清朝时期记录尤多。
火灾,民乱兵祸,城市改造建设应该是黄鹤楼被毁的三个主要原因。乃至现在,依然如此。
因1957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引桥占用故址,黄鹤楼只能后退1000米,1985年在蛇山山顶上重建。如此,远离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景象很难再见了。
同治年间的黄鹤楼(同治楼)。现在的黄鹤楼即以“同治楼”为蓝本新建的。
根据古代绘画,历史照片复原制作的清代,宋代黄鹤楼模型。
黄鹤楼影
暴雨如注,大雨中的黄鹤楼,似乎多了几分婀娜,几分妩媚。
现在的黄鹤楼是1985年竣工,坐南朝北,不远处是武汉长江大桥,依稀能看见长江水面。
飞鹤是黄鹤楼传说中一个很重要的物象。黄鹤楼1楼大厅飞鹤图与楼前的“飞鹤归来”铜像。
黄鹤楼3楼,江山如画,远处的长江看不真切。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黄鹤楼顶层5楼,可以比较清楚的看见远处长江了。
黄鹤楼局部特写。
黄鹤楼南面匾额–楚天极目,帘卷乾坤。北面为正面,题黄鹤楼名,气吞云梦。
东西两面的匾额分别是–北斗平临,南维高拱,底部匾额分别是势连衡岳,云横九派。
白云阁,视通万里,为观赏黄鹤楼的极佳位置。
白云阁上远眺黄鹤楼。
胜像宝塔,为佛教密宗佛塔,应该是整个黄鹤楼景区最有历史价值的文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鹤楼本身不是)。1343年由元代威顺王建于黄鹤楼故址前的黄鹄矶头,1955年迁至如今位置。
三楚一屡(楼)牌坊。秦汉时期楚国的疆域分为西楚,东楚,南楚。
岳飞遗像亭
黄鹤楼公园内还有岳飞遗像亭。应该说岳飞遗像亭原本就在这(1937年为鼓舞全国人民抗日斗志而建),黄鹤楼是后来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