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经验教训


China 2098:欢迎回家 © Photo by Fan Wennan

在上一个阅读专题–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诸多涉及社会主义运动,苏联,苏联解体,中苏关系等方面和问题,另外现在的热点俄乌冲突,考虑阅读相关的书籍。从5月到8月中旬,将近4个月时间,读完了下面8本书:

  • 《苏联兴亡史纲》陈之骅 吴恩远 马龙闪
  • 《苏联解体亲历记》小杰克·F.马特洛克
  • 《孤独相伴:戈尔巴乔夫回忆录》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 《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
  • 《失落的卫星 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刘子超
  • 《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俄罗斯道路:苏联体制的终结和新俄罗斯》大卫·M·科兹 弗雷德·威尔
  • 《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萧冬连
  • 《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沈志华

很多大部头,花费时间久了点。比如《苏联兴亡史纲》,《苏联解体亲历记》,阅读均耗费了20多个小时以上,是目前为止微信读书里阅读耗费时间最久的两本书

这些书的作者,有苏联时任总书记戈尔巴乔夫,部长会议主席(总理)雷日科夫,美国最后一任驻苏联大使小杰克·F.马特洛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大卫·M·科兹,新闻记者,还有国内的研究学者,代表性很强。(当然漏掉了一个重要的亲历者–叶利钦,上述各亲历者(无论是叶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对叶的评价都很一致–投机者,没有自己的坚定郑智主张。)

书目

《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沈志华

沈志华是国际冷战史专家,苏联刚解体不久,他趁乱自费到俄罗斯去搜罗拷贝档案资料,花钱购买收集到很多有关苏联的第一手的资料。

苏联存在74年(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算起。如果从1922年苏联正式成立算起,是69年),这74年中,伴随中国的是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等诸多重要的历史节点,经历与苏联高度相似,同时也相关。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各阶段几乎都在以俄为师,直至苏联解体,有正面的经验,也有反面的历史教训。苏联解体以后,中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趟出一条路来了。

所以这本书基本还是在中国以俄为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大的背景下探讨中苏关系。这个大背景下,中苏之间的国家关系自然是不平等,不正常的(非正常的现代国家关系),中苏(俄)关系正常应该是苏联解体以后。

这本书把中苏关系分成4个阶段(下面与中国关系一节会详细叙述,这里简述之):

  • 第一阶段,1917-1949年。在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因素的双重推动下,苏联及苏共与中国政府及中共的双轨制关系。苏联政府与中国政府(北洋,广州政府,民国政府等),苏共(包括共产国际等)与中国各党派(包括中共,国民党等)的关系是多个维度,错综复杂的。不同时间段,彼此的选择,方向不一样。
  • 第二阶段,结盟,1949-1960年。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同盟建立以及双边关系从蜜月到逐渐分歧;
  • 第三阶段,分裂,对抗,1960-1978年。中苏两国,两党走向全面对抗;
  • 第四阶段,逐渐正常化,1979-1991年。中苏两国在国际冷战后期(中美苏三方关系中),逐步恢复关系正常化。

这种阶段划分是很常规,普遍认可的。作者的优势在于如同开头所说,掌握了很多苏联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萧冬连

这本书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的历程分为5个阶段,时间上是先后关系,但发展方向上不是一直向上,前进的。这5个阶段或者说选择几乎都与苏联相关。分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仿效苏联模式阶段,赶超苏美阶段,发动继续革命阶段和实行改革开放阶段。

新民主主义阶段,涉及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阶段划分问题。对此,苏联历任领导人都有不同看法,列宁首先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分阶段,需要漫长的过渡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继任的斯大林认为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再用10-15年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其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及戈尔巴乔夫等均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前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新中国刚建立,借鉴学习苏联经验,采纳列宁观点,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团结一切力量,稳固政权。起初没有划定时间。但不久就提出“10年到15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不是10年以后才过渡到社会主义”,随之“三反”“五反”运动。至1953年新民主主义阶段就宣告结束了。完全对标苏共前期对社会主义阶段的认识。

作为社会主义重要一员,苏联开始援助中国重工业建设,下定了毛主席完全效仿苏联模式的决心(斯大林模式)。单一的所有制,完全的国家计划经济,重点工业化,同时农业集体化,农产品剪刀差为工业化积累,创造条件(农业,农民做出了很多牺牲),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伴随着的是政治上的集权,思想文化上的尊奉苏联模式(彻底否定欧美教育传统,比如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社会整合(居委会,城乡二元,避免从农村提取的积累又被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消费掉)等。

到第三阶段,1956年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以及波匈事件,中共开始辩证看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缺点,赶英超美,想走出一条比苏联更好的路出来。这个转变很突然。可能始于1957年的“大转弯” 。因而想法,政策比较混乱,突然。整风,反右倾(实际就是左了),反冒进,多快好省,人民公社,大跃进。最后导致“五风”盛行,然后大饥荒。

这一阶段,书中特别提到,“中央书记处与国务院的关系成了上下关系,毛泽东通过党的系统直接指挥政府机构的日常工作 ”,多么熟悉。“我们相信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从主席要服从到盲目的程度。”这与两年前蔡同志那京华大地的著名报告中所表达的何其相似。一直在身边,从未走远。

第三阶段运动式发展,既消灭了市场又破坏了计划,造成灾难。就只能发动继续革命来稳定社会了,如此进入更加灾难性的第四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毛泽东发动“文革”是要“准备后事”。“文革”所宣传的无等级社会模式,曾经吸引了无数人的狂热追求,至今仍然有人为之倾倒,拿它作为批判现实的武器。高度政治化的社会体制,使政治上的竞争成为向上流动唯一可能的途径(要有所追求,只能如此)。

文革引起社会混乱,要稳定局势,修复中央权力架构,需要重新启用老干部,而同时期1976年最高权威过世成为新一轮变革的契机。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由此开始。毛泽东时代具有鲜明的民粹主义色彩,邓小平时代是精英主义取向的(尊重知识,人才)。现在呢?不好判断。

现在的问题公权力私有化(出现新的阶层,特殊权力阶层和利益集团,而正是这一阶层最后埋葬了苏联),商业原则对社会的全面渗透(没有维护社会公平的道德能力,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制度的自我平衡能力)。

同时还注意到历次转向都有国际背景的影响,最重要的比如与苏联(欧美)的关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

最后发出灵魂之问,每次转向都有顶层设计吗?可能没有,一直在借鉴苏联,外国的经验。反躬自问,理论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更多的可能只是事后总结中一种自圆其说的解释,同时为合法性背书。(说粗糙点,其实大家都是草台班子)

另外发现个现象,华东师范大学当代史,党史研究似乎不错。以上两本书的作者沈志华,萧冬连都来自此单位。

《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俄罗斯道路:苏联体制的终结和新俄罗斯》大卫·M·科兹 弗雷德·威尔

这本书的原名叫《来自上层的革命》,两位作者,大卫·M·科兹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弗雷德·威尔是新闻记者。这本书可以看作普通阶层,或则说学界对于苏联解体原因的剖析。如同原本的书名,来自上层的革命,他们认为是苏联69年发展中形成的利益集团党–国精英最终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其后作为利益既得者,改头换面成为新自由主义,寡头,一直支撑着普京掌权的俄罗斯至如今。

社会主义运动早期需要复杂,残酷的阶级斗争,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苏维埃,委员会等机构作为橡皮图章)。但是夺取政权后,仍然如此,没有走向民主(为什么,原因何在?),因而产生了党—-国精英阶层。

(我认为可能在社会主义没建成,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过程中,只能专制,独裁,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切不可民主,否则没法集中力量,统一思想,下面还会进一步探讨)

书中认为整个党—国精英包括党的最高层,党内各部门,各地的党的官员,政府部门的官员,大型企业的领导人,各团体主要机构的负责人。二战后,这一精英阶层人数大约是10万人,占苏联总人口的千分之一。(13亿的千分之一是130万)

苏联经济1975年开始衰退,最重要的表现是经济增长速度的急剧减慢。苏联经济的许多问题根源于它过分集中的、僵硬的计划体制。这种体制,几乎把所有的权力都给了生产者,而消费者的权力则微乎其微。增速一旦减慢,问题就突出了。消费不足,与当今中国碰到的问题似乎很相似。

怎么办?戈尔巴乔夫开始改革(不同时期,领导人对改革重点看法不一样,不一定是正确的。集权专制体制加持,这点有很大的隐患),三个主题。第一个是公开性,即放宽意识形态控制。第二个是经济改革,即用改造过的社会主义经济取代高度集权的、死板僵化的、无效率的旧经济机制。第三个是苏联政治制度的民主化。

戈尔巴乔夫民主改革,对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民主化和分权化,让工人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让普通民众获得政治上的权力。这种变革的方向使党—国精英受到威胁,他们手中的权力和物质上的特权将会受到削弱。面临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的压力,对人民负责,而不是做他们的主人。最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作为主要的继承者,开启了经济体制上的“休克疗法”。迅速的私有化,价格自由化,完全的市场化,但却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如此反向证明渐进式经济改革确实行得通(印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的确实可行)。

叶利钦在腐败,内斗,寡头争斗,安全威胁,各派别(自由主义,共产主义,中间派)政治冲突中,急流勇退,选定普京作为继承人(对于普京是意外,天降好事)。而初入政坛的普京,借助克格勃的手段和资源,依靠公寓爆炸案与重开车臣战争,获得各方面信任,开启总统之旅。

如今的俄罗斯(作者写作时应该是21世纪初),不断走向专制的总统制,与真正的民主相行渐远,叶利钦时代,苏联解体不久时存在的问题现在仍然存在,腐败,寡头,专制,内斗,领导人自身的不安全感。作为反例,作者指出资本主义在某些同样专制的国家取得了成功,比如新加坡,巴西,韩国,智利。(可以是研究方向)

对于社会主义的未来,出路,作者提出了民主社会主义。但仅仅只是作者的一种观点,具体路径,似乎难以言说。

《失落的卫星 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刘子超

这是一本游记。起初以为会类似千禧之年,余秋雨的《千年一叹》,读过之后,发现并不是,与余作相差很远,但此书贵在真实,感受中亚五国(其实没有土库曼斯坦,作者说是签证太难)真实的生活,民族,宗教,历史,统一,分裂,冲突。

中亚地处东西两大文明交汇处(古今皆然),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当然也带来弊端。民族与国家,历史与现代,宗教与政治等等交织。这些是各种文献,材料,研究必然关注的,也容易理解。然而让读者能身临其境,有现场感,感受到纸张以外的风土人情。是此类游记存在的最大意义。阅读了苏联相关的理论著作,来一本散文性的游记。别有一种风味,很多感受,印象会更深刻,真正的感同身受。

《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

雷日科夫是苏联最后一任部长会议主席(相当于总理),在任期间,提出了渐进式经济改革方案,计划用十几年时间过渡到市场经济(类似中国现在的经济体制),另外一个改革小组提出了“500天计划”,即500天内过渡到市场经济。作为总书记(此时还不是总统,但很快改革,就被选举成苏联第一任总统了)的戈尔巴乔夫综合了这两个方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雷日科夫在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联合压力下最终去职。

作为苏联解体时政府高层的直接亲历者,这本书所披露的内容,其权威性无可比拟。

书的前半部分作者从戈尔巴乔夫改革初期涉及的经济,国内政策,对外政策,意识形态,民族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隐患。尤其重点介绍了自己亲历的一些民族,地区冲突矛盾,流血事件。比如1986年阿拉木图事件,1989年第比利斯动乱,乌兹别克的费尔干纳冲突,1990年1月阿塞拜疆的巴库事件。

作者认为争取民主,民族独立的波罗的海三国,揭开了苏联解体的序幕。作者还着重介绍了乌克兰民族,民主独立,分裂的历史和二战前后的历史渊源。以及俄罗斯共和国内的分裂活动,并特别言明“具有破坏性的离心过程在俄联邦开始得也要比其他加盟共和国晚得多。”可见苏联分裂解体始作俑者不是俄罗斯,但俄罗斯,叶利钦最后一锤定音。

作者认为在苏联解体进程中,俄罗斯和乌克兰取了带头,领导作用。1991年8月19日“政变”(国内称819事件,西方多称819政变)是苏联解体过程中的转折点。

书中作者还提到自己领衔经济改革计划,以及另一派的“500天”经济改革计划。雷日科夫认为改革不能在“社会主义的框架”之外进行(戈尔巴乔夫《孤独相伴:戈尔巴乔夫回忆录》书中观点),因而只能下台离场。

苏联解体,导火线,可能是政治体制改革过于激进了(过于民主了,戈尔巴乔夫问题),作为15个国家联合体存在时间不久,但内部民族主义问题很多,凝聚力不够(波罗的海三国,高加索三国,斯拉夫三国,中亚五国),最后被民族主义者,自由主义者等利用。当然根源可能还是《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俄罗斯道路:苏联体制的终结和新俄罗斯》一书中所总结的,被党——国精英抛弃了。从上至下,和平演变。

在生产力水平没有高度发达,发展的国度里,如何搞社会主义,道路如何走,左右为难,很难。苏联的一个经验,或者说教训,恐怕是现阶段一定要搞集权,不能民主…… 如果大家都富了,恐怕就不愿意搞社会主义了。

《孤独相伴:戈尔巴乔夫回忆录》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苏联解体当事人戈尔巴乔夫事后回忆录有很多,这本书是其中一种(本书是戈氏的第六本书)。这本书初版于2012年(中文版是2015年),苏联解体20多年后,戈尔巴乔夫再次就苏联解体的相关事件进行回顾思考,可能客观性更强,更全面。比较诡异的是我用书名“孤独相伴:戈尔巴乔夫回忆录”作为关键词百度搜索,想了解下关于这本书的更多的信息,显示的搜索结果只有20条,且都是人民网,央视网等权威媒体的,不知这本书有什么忌讳?微信读书有上架中译本,豆瓣读书上可以正常讨论。不过豆瓣读书上有关讨论可能透露了一些端倪。据说俄文原版有700多页,而中译本只剩下400多页。有关于中国改革的一章,中译本完全删除了。

这本中译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回顾自己的童年和大学生活,以及与夫人赖莎的爱情(赖莎此时已经去世了)。第二部分回顾自己在边疆省份,在共青团,经济等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后来到莫斯科主管农业工作。第三部分主要讲担任总书记后进行的改革。我当然主要对第三部分感兴趣。

苏联在经历勃列日涅夫掌权18年后,经济停滞,各方面急需改革。戈尔巴乔夫继任后,最先从经济领域开始改革,但是成效不大。后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观点。支持民主化,公开性。修改宪法,取消宪法赋予的苏共唯一执政党地位,搞民主选举,多党制,议会总统制。最后期望能与各加盟共和国就组成松散的主权国家邦联体制达成协议。不久发生819事件,戈尔巴乔夫内外部权威性受到极大削弱(事后戈宣布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建议自行解散中央委员会),大势已去,不久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过程中,1991年的819事件可以看成是一个重要节点。

勃列日涅夫因突发心脏病病故,后连续两任总书记短时间内也相继病亡,此时苏联高层政治环境其实比较脆弱,复杂。戈尔巴乔夫凭借曾经在经济领域卓有成效的工作和良好的人缘,最后荣登大位,六年后苏联解体。在解体之前几个月,戈尔巴乔夫经历了以内部强力部门(主要是克格勃,内务部,国防部。事后调查发现,在政变之前,戈尔巴乔夫早已被克格勃监听)领导为首的“政变”(8.19事件)。

戈尔巴乔夫这个经历与赫鲁晓夫有点相似。斯大林掌权29年后撒手人寰,继任的赫鲁晓夫大刀阔斧的改革(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经济改革等),最后被自己心腹政变下台。戈尔巴乔夫与赫鲁晓夫还有一个共同点,都喜欢“周游列国”。:-)

戈尔巴乔夫书中透露自己学生时代,意识形态,思想领域禁锢很多,苏共二十大对他们这一代年轻人影响很大。可能因此对于赫鲁晓夫比较认可,认为赫改革是想改变“存在于这个国家的威权主义模式”。不曾想彼此命运居然如此相似。戈对于赫的认可可以看成一种“英雄惜英雄”。(有时想,几十年后,很多人可能会很认可胡温时代,一如现在很多老年人很认可毛时代。青年时期形成的价值体系,对人影响深远)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在争取各加盟共和国主权,民族分裂分子推波助澜下,叶利钦攫取了俄罗斯的最高权力,与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领导一起,实现了分裂苏联的最终目的(实现了…最终目的,这个表述可能不准确,不客观。也许他们原本没有定下什么最终目的)。本质上叶利钦是一个投机分子,且成功了。

另外一方面,戈尔巴乔夫是赞赏叶利钦在819政变后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感激叶帮助他脱困。

书中有句话印象深刻。“但人不能下贱到这种地步:胡说八道、胡编乱造,就是为了取悦那些掌权者。”戈氏的性格特点,政治主张可见端倪。

书中还提到几个我认为有意思的点。

1983年,戈尔巴乔夫作为主管农业的书记出访加拿大,书中提到当时加拿大的总理是特鲁多。读到这段,感觉是不是巧合,如今的加拿大总理也叫特鲁多(小土豆)。简单百度了下,小土豆是这位老特鲁多的儿子,看来不同国家不管哪种制度,相通的地方的确太多。

书中还提到1987年11月9日,时任苏共莫斯科党委第一书记的叶利钦,因与戈及党发生争执,自杀未遂。“11月9日,我突然得到消息,称莫斯科市委出事了。人们发现叶利钦倒在休息厅的血泊里,由叶夫根尼·恰佐夫院士率领的医疗队正在那里抢救。后来才弄清楚原来是叶利钦假装自杀,用一把剪刀割伤了自己。医生说只是伤到了表皮,他没有生命危险。但叶利钦住进了医院。”有意思。

戈氏主张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举行公开选举,取消共产党的唯一合法执政党地位,立法,司法独立,步子太大。造就了后面的各加盟共和国的主权独立,民族主义,民粹泛滥。这个过程中,党——国精英,保守派,激进派都有各自的想法,目的。而在这一进程中,作为最高领导人的戈似乎掌控不力了。当然从书最后部分,戈自己的陈述来看,可能他的目的就是要民主,如此激进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他的初衷。不知是嘴硬,还是确实是其内心的真实想法。还没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中,是断不能搞民主的。这是最大的教训!换一个角度,社会主义与民主之间应该是什么关系,值得研究。

《苏联解体亲历记》小杰克·F.马特洛克

小杰克·F.马特洛克(Jack F. Matlock, Jr.)是最后一任美国驻苏联大使(中文翻译前面加了个小字,小杰克·F.马特洛克。猜想应该还有更早的名人也叫这个名字,简单搜索了下,无果)。至今仍活跃在学术界,对乌克兰局势不时发表看法。他的个人网站(使用的WordPress程序):https://jackmatlock.com/

诚如书名一样,作者作为驻苏联的美国大使,站在他的视角,带我们来看苏联解体前后。小杰克·F.马特洛克原本是研究苏联,东欧问题的学者,后加入美国外交部,处理苏联事务,直至任美驻苏联大使。他对苏联解体的解读,亲历,兼具学者与政府官员(而且是对立国政府)的视角。

作为一个学者,作者分析了苏联民族边疆政策,认为“苏联确立的边界和文化政策是为了防止任何反对莫斯科统治的区域合作,投资政策的实施也是为了防止政治区域出现将导致自治的超经济结构。”而正是争取民主主权,民族主义等运动最后撕裂了苏联。

1986年底戈尔巴乔夫面临的选择是“如果不进行政治改革,苏联经济能否恢复活力?能否既谈论政治改革,又不违背该制度所赞成的一切?”这个问题,我们至今仍然面临!

改革需要良好的国内,国外环境。因而戈尔巴乔夫努力改善与美国,西方等国家关系。当然如此也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但与西方谈判,沟通交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比如书中作者提到西方应该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提出的“和平共处”概念。无论正确与否,这个观点比较有意思,摘抄原文如下:

…… 苏联的谈判代表始终坚持,任何主张和平的声明都应表示赞成“和平共处”。在许多局外人看来,这里没有什么可反对的。谁会反对“和平地共同相处”呢?
实际上,这个短语隐含着意识形态的陷阱,在苏联的词典中,“和平共处”的定义是“国际范围内非战争手段的阶级斗争”。换言之,和平共处意味着冷战,而不是和平。它意味着西方被动地接受东方所发动的冷战,而不以同样手段予以回击。
问题不仅如此。苏联官员通常为“和平共处”补充这样的短语:“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换言之,“和平共处”不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勃列日涅夫主义”指出,如果“社会主义”受到威胁,“社会主义”国家有权利且有责任干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就像1956年的匈牙利、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和1979年的阿富汗那样。

当戈尔巴乔夫与西方改善关系(人权,军控等)的同时,因为开始倡导公开性,民主化,民族主义意识抬头,国内边远地区骚乱频发(民族争端,历史预留问题,斯大林时期的移民政策造成的后遗症等)。

伴随着民族主义的,是争取各加盟共和国独立主权的运动。其中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的争取独立主权的政治运动,共产党员自己也参加了进来。

作为大使,作者亲临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成果的苏联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现场,并认为苏联“出现了向代议制政府过渡的趋势”。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叶利钦被选为人民代表。而“戈尔巴乔夫说人民代表大会是个转折点。”

作为局外人,大使对于叶利钦的看法:

许多莫斯科知识分子对叶利钦的改革承诺并不抱什么信心,即使在他取得了莫斯科选举的辉煌胜利之后,这种疑虑还是没有消除。他本人绝不是个知识分子,给许多人的印象更多像是个典型的党老板,只是为了个人的政治野心而与现存政权斗争,而非为了实现政治上的承诺。

紧随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运动的是西南部的三个共和国,白俄罗斯、乌克兰和摩尔达维亚。紧接着又是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两共和国的纳卡争端。

作为大使,作者详叙了与立陶宛民主运动代表人士接触的过程,表达了美国态度,“宣布独立不会引起美国的自动承认。通常只有当该政府能有效控制其领土时,美国才会承认。”

国内政治形势不断恶化,各加盟共和国分裂之声高涨时,戈主导修改宪法放弃了苏共是唯一合法执政党的地位,设立政府总统制。

政治改革深入时,各种机构提出了很多经济改革计划(包括总理雷日科夫的计划,“500天计划”等),但政府瞻前顾后,均没有批准,只是采纳了部分建议。作者认为是戈尔巴乔夫退缩了。(不仅仅只是经济改革上)

证据之一是,戈决定武力对付立陶宛争取主权独立运动。但此时众多加盟共和国(比如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开始声援,支持立陶宛。
内忧外患之际(西方认为戈“右”转了)戈尔巴乔夫开始妥协,期望能与各加盟共和国就组建新的主权国家联邦达成协议。

紧接着发生了819事件。(这之前6.20日作为大使的作者给戈尔巴乔夫带去了他身边人有可能发动政变的情报。作者认为戈对于这个情报可能没有足够重视)这件事之后,戈尔巴乔夫及苏联的命运就注定了。

对于“谁应对苏联的解体负最主要责任”的问题,作者的回答是弗拉基米尔·克留奇科夫,时任苏联克格勃主席,他主导了819政变。而谁对苏联共产党统治的瓦解负责,作者认为是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

书的最后,作者分析了苏联解体以后,独立的加盟共和国各自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整体上,内部民族问题是主要的挑战。外部因素可能使局势复杂,也可能有助于解决问题。

《苏联兴亡史纲》陈之骅 吴恩远 马龙闪

这本书全面总结了苏联74年的兴亡历史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五个阶段。紧接着下面苏联的历史一节笔记会详细总结,这里不再过多笔墨。这本书可以作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资治通鉴”。

苏联的历史

列宁时期

十月革命以前的俄国与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可能也是最后中国走俄国道路,并成功的原因),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农业人口众多,国家积贫积弱,沙皇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效果不大,资本主义仍在起步阶段(工业化,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落后于其他主要欧洲国家)。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俄国革命,走什么样的道路上形成了布尔什维克(多数派)和孟什维克(少数派)两个派系。1912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独立成无产阶级党,也就是后来的俄共(布),联共(布)以及苏联共产党。(1918年政党改名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就是俄共(布)。1922年苏联成立,党的名称为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介绍里,先后会有俄共(布)及联共(布)的说法。1952年起,改称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的历史使命是先要消除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残余,同时还要与资产阶级作斗争,然后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列宁结合俄国的实际,认为走西欧议会选举斗争的路不通,而应该走无产阶级专政,阶级斗争的路。在此思想线路指引下,趁俄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潭,1917年10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及国内各种反动势力反扑,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不得不实行“战时共产主义”,余粮征收制。

十月革命后,在原俄罗斯帝国的版图上,先后出现了近70个独立的民族国家。1922年12月30日苏联正式成立。先后加盟的共和国有15个。(值得一提的是,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苏联有三票,苏联,白俄罗斯,乌克兰。有些加盟共和国内部还有自治共和国,类似我们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特别是俄罗斯,境内自治共和国众多,有22个。比较有意思的是,从2010年起普京一直推动取消境内自治共和国“总统”的称谓,到2019年9月终于实现了。)

苏联加盟共和国地图
© 图片来源: 谷歌地图

这15个结盟共和国分别是:

  • 东斯拉夫三国:俄罗斯(1),白俄罗斯(2),乌克兰(3)
  • 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4),拉脱维亚(5),立陶宛(6)
  • 外高加索三国:格鲁吉亚(7),阿塞拜疆(8),亚美尼亚(9)
  •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10),乌兹别克斯坦(11),土库曼斯坦(12),塔吉克斯坦(13),吉尔吉斯坦(14)
  • 摩尔多瓦(15)

经过5年多的革命建设经验积累,列宁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观点不断革新。列宁认为要实现共产主义,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过渡阶段,因而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肯定商品交换,注重民族关系,改造国家机关,克服官僚主义。而作为继承人(存疑!)的斯大林在这些问题上与列宁主义背道而驰,相行渐远。

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及干部选任。列宁认为,没有一个文化的发展过程,“没有一场文化革命,要完全合作化是不可能的”。同时必须这样来选拔干部,要让那些善于贯彻执行指令、能够理解指令、能像对待亲生挚爱一样接受指令并善于把它们加以贯彻到生活中去的人,站到各种岗位上。

斯大林时期

  • 1924年列宁逝世后,继任的斯大林通过内部斗争,巩固权力。开始日后被统称为斯大林主义的一系列变革。
  • 1928年,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
  • 1929年,斯大林50寿辰盛大庆典为标志,开始确立斯大林个人崇拜。(确立斯大林理论地位,斯大林主义)。斯大林主义的核心是工业化(重工业),农业集体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五年计划)。当然还有单一的民族政策(贯穿苏联命运始终,影响深远。苏联时期笼统说法有100多个民族,继承后的俄罗斯,明确提出有194个民族),党内斗争,清算镇压,反“右倾”等。持续不断的“大清洗”,伴随斯大林掌权始终。
  • 1932-1933年,发生严重的大饥荒。
  • 1936年颁布苏联历史上的第二部宪法(斯大林宪法)。1924年第一部宪法,确立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点。斯大林宪法则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建成的特点。第三部宪法,1977年宪法则主要反映了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显而易见,宪法的目的是为各线路选择合法性做背书)
  • 二战前期,苏联与德媾和,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埋下了80年代末波罗的海三国脱离苏联的祸根。同时其战时民族迁徙政策,同样成为日后苏联解体的祸根。
  • 1941年6月22日德国闪击苏联。斯大林领导苏联取得了抗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为战胜国赢得的战争赔款和根据租借法案获得的物资供应,对苏联战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工业生产主要指标超过战前水平,到1950年即第四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实现了计划中的大部分目标。但农业停滞和衰退,后赫鲁晓夫继续扩大集体农庄规模。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将近20年,苏联一直闭关锁国,封闭发展,形成了斯大林个人集权权力体制。通过政治清洗,掌控权力,钳制思想。二战后期,苏联与世界的接触开始增多,耳濡目染,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猛烈碰撞,对苏联国民思想的冲击和震撼是巨大的。至斯大林1953年逝世,国家走上正轨。

赫鲁晓夫时期

斯大林逝世之前,没有指定继承人。权斗中,赫鲁晓夫最终胜出。比较有意思的是11年后,他被手下同样权斗出局。(趁他出国访问时,高层串联,然后政变。这情景在中国也曾发生。其他国家政坛似乎也很常见。如此新闻里经常播报领导人出国访问的日期新闻–比如XX离开北京,XX结束访问回到北京,似乎有更重要的含义。)

赫鲁晓夫上台伊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对斯大林评价问题。在1956年苏共二十上,赫鲁晓夫对斯大林进行了全面批判,还抛出了“秘密报告”。(引起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思想混乱,争论。中国也参与其中,下文与中国关系一节详叙)批判斯大林,目的在于吸取斯大林时期的教训,从而坚持集体领导和反对个人迷信。

斯大林时期大搞个人迷信,个人崇拜,大清洗,受害者众。据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1990年公布的材料:1930—1953年因反革命国家罪被判罪的有3378234人,其中被处决的有786098人,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消灭富农”运动中的受害者。又据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1991年宣布:1920—1953年,苏联约有420万人受到镇压,其中200多万人是在1937—1938年被镇压的。赫鲁晓夫对这些人进行了平反。

批判完斯大林,苏共二十大,二十二大,赫鲁晓夫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即“三和”,“两全”(“全民国家”和“全民党”)的理论。

虽然批判斯大林,但在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方面,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建设线路上,赫鲁晓夫同斯大林基本上是一致的。

  • 发展农业。扩大集体农庄规模,垦荒。(对农业发展,直接提出最高指示,导致农业部形同虚设)
  • 对工业发展措施不多。(不如农业了解,多继承自斯大林)重点发展加速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
  • 提拔了一些新贵。(正是这些新贵将他弄下了台)
  • 开始有全球性,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关系。“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不同的”,承认与否。社会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提法)

勃列日涅夫时期

经赫鲁晓夫11年改弦更张,巩固发展,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面改革和调整的新时期。这包括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三方面的内容。

在勃列日涅夫当政的18年里,苏联的经济形势十分复杂。一方面,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苏联发展成与美国相匹敌的世界工业、科技、军事超级大国;另一方面,生产增长率明显下滑,开始了经济衰退的过程。

为此,勃列日涅夫增加国有企业自由,进行经济利益刺激(不太认可市场的作用),进行集约化发展。(似曾相识,新质生产力)但成效不大。

除了经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都有稳定逐步转化为停滞。一个重要表现是权力进一步集中,领导体制僵化。时代变了(以革命与战争为特征的时代主题逐渐被以和平与发展为特征的时代主题所取代),但勃列日涅夫还在集权。(如此看,还是要时不时的提一提,比如现在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口)

从表面上看来,这一时期对党政机构及其干部的监督工作是比较重视的。比如把原来的党和国家监察机关改组为人民监察机关。

但“特权阶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只要第一书记们支持总书记,并对他作为领袖颂扬,他就允许他们在各自的地区为所欲为。”)他们中不少人表面上拥护社会主义,似乎也在为社会主义而工作,但在内心里却向往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这一“特权阶层”即是上面《来自上层的革命》一书指出的党–国精英们。

赫鲁晓夫宽松的环境,苏共二十大,培育了“持不同政见者”运动,(上面提到戈尔巴乔夫就是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到勃列日涅夫时期开始发酵,同时西方在“人权”等问题上干预,添油拱火。民主,民族运动开始兴起。勃列日涅夫只能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不少人被“精神病”,送“疯人院”。(太相似了)

客观的说,此时虽然人道主义研究热烈,但是脱离实际。容易造成思想混乱。

国际关系上,加强对东欧的控制。勃列日涅夫主义,精髓即是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延续。

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时期

掌权18年后,1982年勃列日涅夫病死在任上,从1982年到1985年,后连续两任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都相继短期病故(继任者年数比较大,可以看做是勃列日涅夫掌权时间太久的不良后果)。这一阶段可以看作戈尔巴乔夫上台前的过渡阶段,比较平稳。

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勃列日涅夫长期掌权,没做好接班人安排(恐怕也不太愿意,不敢安排接班人)。所幸没有导致大的政局波动。

戈尔巴乔夫时期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情况上文多有涉及,总结,这里再加上前面涉及不多的几点。)

戈尔巴乔夫上任伊始,苏联面临严重的国民经济问题。20世纪60—80年代,其国民收入年增长速度从6.5%下降到4.2%,到80年代中期更降至1%—3%。

初期简单的经济改革及措施不见成效,戈尔巴乔开始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坚持“民主化”,“公开性”。

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是把权力中心从党向苏维埃转移,然后到全苏人民代表大会。在高层领导机构实行联邦化,实现党政分开。

但开放太快,人们思想上不适应。更多的去争取所谓个人的自由,而非提高生产力,监督腐化的官僚,履行社会责任,公民责任。加之民主,民族运动在国内兴起。经济问题没解决,社会政治危机出现。

1989年春以后,在社会政治危机迅速发展,改革路线面临调整的关口,苏共召开二月全会和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放弃了一党执政的法律地位,继而实行了总统制,通过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作出了加速实行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抉择。苏共的政治危机发展演化为政权危机。

对外关系上,戈尔巴乔夫的很多国际关系思维可能很先进的(是否不合时宜,值得探讨)。戈尔巴乔夫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进攻性战略(美苏争霸加剧),是导致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延缓和政治僵化的重要原因,并认为“核时代的战争不可能成为达到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以及任何目的的手段。通向安全的唯一道路是政治解决的道路,是裁军的道路,即与西方的缓和。”戈尔巴乔夫转而将苏联的对外战略和策略建立在统一世界的同一性之上,即放弃意识形态的斗争来谋求缓和。提出“人权优先于主权”,“周游列国”,以期缓和与欧美的关系。给苏联国内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因为和平主张,戈尔巴乔夫1990年10月15日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但戈氏的这一主张,可能与苏联当时的实际不符(一味求和平,放弃了斗争),不符合“和平共处”(上面提到,包含了阶级斗争),(站在社会主义角度看)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至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苏联解体问题,上述诸书有详叙,前面总结多有涉及。这里不再重复。

以上,苏联69年历史,五(六)组领导人阶段,可以总结如下图:

苏联的历史进程

从中可以很容易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

  • 职位没有任期限制,在位时间长。
  • 继任者没有明确。导致继任者前期多动荡,政治斗争,清洗等。
  • 后一任对前一任的政策多改弦更张。
  • 领导人开明与集权交替出现。
  • 搞个人崇拜。
  • 经济增长停滞(社会制度必然,还是领导人政策选择问题)。
  •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定位很重要。确立合法性,同时指导实践。

(经验教训一节会详叙)

与中国关系

近代以来,苏联与中国的关系,《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一书划分为4个阶段,即1917-1949年,双轨制,多个维度,错综复杂。1949-1960年,结盟。1960-1978年,分裂及对抗。1979-1991年,逐渐正常化。

1917-1949年

1917-1949年,苏联与中国在政党,国家关系中呈现双重性,双轨制的特点。即政党关系,国家关系相互交织,错综复杂。这一阶段,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国民党)与苏联关系的很多内容,细节,往往被忽视。

除了政党层面的,早期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组织的支持,指导。苏联与北洋政府有正常的外交关系,在北京设有苏联驻北洋政府的大使馆。张作霖控制北京政府后,苏联认为利益受损(苏联与日本在东北有利益纷争,苏联认为张的背后势力是日本),苏联开始明确支持广州政府北伐。除了武器弹药,军事顾问的支持,还派驻苏联的飞行人员,直接负责前线侦察,轰炸敌军等军事行动。

同时作为国际共运的领导者,支持中国共产党人参加广州政府。而在此之前,早已开展对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的帮助工作(国民党一大,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而支持共产党人参加广州政府,加入国民党,目的在于“以便支持革命左翼反对右翼软弱和动摇政策的斗争”。可见共产国际对国民党内部认识还是很清晰的。

北伐如火如荼,进展太快。而中共主导的工农运动,因领导不足,准备不够,逐渐有失控之势,扰乱了社会秩序,有影响北伐后方稳定之嫌。

仅武汉一地,北伐军占领后两三个月里,就发生罢工150余起,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急于摆脱贫困、提高生活待遇,出现了相互攀比,“工资加到骇人的程度,自动缩短工时每日四小时以下,随便逮捕人,组织法庭监狱,随便断绝交通,没收工厂店铺等”等过激现象。

同时北伐进展太快,太过顺利。中共中央认为“中国民族革命已到稳固时期,无产阶级已到夺取领导权的时期”,中国革命必须“一气呵成”。如此,与国民党政府决裂,已是必然。

在支持广州国民政府及北伐同时,苏联也没断了与北洋政府联系,仍然派驻有驻北京大使,以维护其在东北的利益。(比如后来的中东路事件,与日本争夺在东北的利益。维护其在东北的利益始终贯穿中苏关系始终,后来还有在西北,新疆的利益。)

因为俄国是通过首先夺取中心城市,革命成功的。起初共产国际,也包括很多中国共产党人在内,教条地认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也要如此。在此思想指导下,发动了南昌起义等多次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均以失败告终。

但很快,中国的革命实践让共产国际转变观念。1930年,共产国际认为“必须在暂时还不是苏区的地方,发展农民运动,发展游击战争,用农民风潮底铁围来包围当地的城市,以及大城市和最大的城市,在军阀军队里组织我们自己的力量,十倍加强我们在这些军队里的工作。”

中国革命被迫转移到农村,中共本土的骨干力量成长起来。当然苏联的权威性也大打折扣。

日本侵华初期,共产国际认为推翻国民党政府的统治”是“顺利发展民族革命战争,实行对日作战的必要前提”。因而必须把抗日的国民党武装视为首要敌人来打击。莫斯科大胆支持关内中共反对国民党的斗争,力图帮助中共推翻国民党,从而达到根本牵制日本北进的目的;对关外各种抗日力量,包括中共的抗日武装,却绝不给予支持 。因而指导中共联合张学良,联苏,在西北发动抗日反蒋。

国共合作以后,苏联认为确保党和红军在国共两党妥协中能够保持有利的地位,绝不能屈从于国民党的主导。

可见,在指导中国革命中,共产国际不只有错误做法,观点。正确主张也有很多。

从大革命失败的1927年,到1936年国共第二次合作联合抗日,这期间苏联对中共主要是经费上的支持(政党关系上的)。而对国民党主要是武器装备,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国家关系上的)。

这一阶段,共产国际对其支部中国共产党的了解是极其间接和有限的,因而致使其指导常常脱离中国国情,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对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主要通过对党领导人的确认乃至指定实现。从知识分子的陈独秀,瞿秋白,到工人代表的向忠发。以至后来,指定由他们培养的中国留苏学生来充当中共和青年团的最高领导人。了解中国革命的真实情况后,最后放弃王明,选中了毛主席为中共中央新一代最高领导人。

日本侵华,德国二战。苏联出于自身安全,改变对外输出革命的做法,主动与资本主义国家示好,改善与国民党关系。因而抗日统一战线提出成为一种必然。1935年共产国际提出新的统一战线,在中国则是联蒋抗日统一战线(早期中共的主张是“除蒋”)。

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断绝了同日本的贸易关系,禁止向日本出口军事战略物资。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苏联是最早援助中国的(国民政府),包括武器装备,贷款,派驻国民政府的军事顾问等。支援中国的苏联志愿航空队,早于后来著名的美国飞虎队。对中国的援助(武器),大部分给了国民党及其军队,中共获得的很少。

在1949年以前,苏联对中国的关系,指导原则可以看作对外输出革命(国际共运),同时时刻保证国家利益。

1949-1960年

皖南事变以后,中苏两党一直存在隔阂,1949年1月斯大林决定派米高扬来中国,从更高层面了解中国,中共。新中国建立后,需要苏联经济援助,开始向苏联“一边倒”的态度。很快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有效期30年,1980年期满),中苏关系进入蜜月期。

中苏条约维持了中苏之间的旧约,涉及东北利益,旅顺出海口,外内蒙独立等。中国整体上没有失去什么,斯大林有让步(以拉拢中国),同时扶持朝鲜,维持其在远东地区的利益。苏联如果能控制整个朝鲜半岛,仁川、釜山及其他南朝鲜的港口将替代旅顺口和大连港的作用,苏联与越南,朝鲜一直关系紧密(制衡,影响中国。最近普京分别访问朝鲜,越南,可见是传统友谊。)

朝鲜战争,中国很快出兵,斯大林很认可(前期没有与中国沟通,想弥补?),加大对中国援建。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1956年苏共二十大,开始批判斯大林问题加之秘密报告。非斯大林化,告别暴力革命,走议会等和平方式夺取政权。一定程度造成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混乱和论战。(1956年10月爆发的波兰危机和匈牙利事件,无疑是非斯大林化的直接后果。)

中苏两党关于国际共运,社会主义怎样搞?发生分歧。中国方面坚持武装斗争,阶级斗争,既然赫鲁晓夫改弦更张,那自然应该毛主席来领导国际共运,当新的武林盟主。这其中毛主席有著名的“东风压倒西风”,“第三次世界大战”等观点。(苏联上岸了,可能看问题角度不一样了,更看重和平,稳定。)

毛主席坚持斯大林主义,走其曾经走过的路。开始“大跃进”,人民公社,继续革命论,三面红旗,总路线,还有百花齐放。毛主席认为“苏联已经搞了41年,再搞12年还没有过渡,落在我们的后头,现在已经发慌了。”而我们已经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到1960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从1961~1963年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对此,赫鲁晓夫领导的苏共很不认可,尤其人民公社。

1959年,庐山会议,批判彭德怀的修正主义,难说没有指桑骂槐的用意。

1960-1978年

中苏关系第三阶段,全面冲突,根源是关于世界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社会主义怎样搞的争论,乃至争夺国际共运的领导权。间或国家利益的冲突。中国坚持继续革命,战斗,紧张。而苏联主张缓和。

1959年夏,中印边境冲突,是中苏关系恶化的起点。赫鲁晓夫访美前期,发表在中印冲突保持中立言论(其时苏联处于两难境地),让中国失望,惊讶(共产主义大家庭应该相互支持)。

为安抚中国,赫鲁晓夫访美之后直接来北京与毛交流,双方发生争吵。毛认为赫鲁晓夫搞修正主义,对应国内就是彭德怀的修正主义(庐山会议),而赫认为中国可能“左倾”。

关于社会主义怎样搞,国际共运怎样搞?(革命,战斗,还是和平)谁领导等问题,开始是各自表述各自观点,然后发展成论战。1960年苏联撕毁合同撤走在华专家。两党之争扩展到国家,党外。

国际共运中,涉及党和国家双重关系。各国家民族有自己的利益,但国际共运作为一个整体,涉及领导权,领导中心,集中统一行动等问题。中国主张和平共处,平等,不认可国际共运里的苏联领导权,线路。认为苏共是老子党作风,内部的霸权。(前期刚好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内很困难,中共部分妥协,换取苏联的支援。后缓过来,与苏联,苏共分庭抗礼了)

毛认为此时“三分天下”,即“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马列主义各占一部分”,既然赫要搞修正主义,那世界革命领袖的位置就当仁不让了。

此时中国从单一的对美转变为双向的对美对苏,开始三线建设,避开苏联及美国可能染指,直接进攻的地区–西北,东北以及东南沿海,“上海以南地区属于放弃地带。”同时国内酝酿发动一场政治大革命,继续与阶级敌人作斗争,继续战斗。

其他相关事件,中国认为古巴事件是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失败,而炮击金门让苏联不快(苏联被蒙在鼓里,被利用),至于“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则是中苏关系恶化,全面对抗的表象。同时还有中苏边界谈判不顺,援越分歧等。

1979-1991年

1979-1991年,第四阶段,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1年开始,中美关系缓和。1976年毛主席去世,中国对外政策发生变化,在考虑国家关系时有意放弃意识形态争论是最主要的变化(更成熟了)。比较典型的是对越反击战,曾经同一意识形态的“同志加兄弟”,为了国家利益仍然可以兵戎相见。

30年有效期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到期,不再续签。勃列日列夫讲话,为缓和中苏关系提供了契机。美中苏三方关系相互影响。新一轮中苏边界谈判。中方提出中苏关系改善的两个前提,柬埔寨问题(越南撤军),阿富汗问题(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阿尔法小组,6小时占领了阿富汗,当时对中国震撼很大)。(事关中国边境稳定,安全,当然还有意识形态方面的考量)

文革时期的极左外交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对传统的“时代”学说持一种教条、僵化甚至极端的态度;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基本估计和对中国影响国际事务的能力估计过高;否认或不重视国家利益在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中的首要地位;在政策上“四面出击” 。

言犹在耳

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中苏之间的经贸,科技文化等交流增多。但同时,外交政策,中苏关系改善很滞后(多方面因素,比如苏联领导人相继去世),同时中国领导人明确了和平与发展主题。

1989年5月《中苏联合公报》发表,中苏关系正常化,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

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奉行的是完全不同的政治准则。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有先天不足。不太符合现代国家关系,或者说不能按照理性来分析。表面原因似乎是都奉行领袖外交,领导人的个性很容易影响,采用什么样的外交路线,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深究一下,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国家将政党关系与国家关系混淆在一起了。作为政党,有组织性,上下级,服从,而作为国家,彼此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此问题一。问题二,政党有统一性,同一性,世界性,而作为国家则是民族性,复杂性,多样性的。此矛盾二。 至于苏联与中国关系,除了以上。还有一个特殊点,苏联是社会主义政党,国家的发源地,第一个成功的,权威性在此。而中国作为后起之秀,领导了亚洲民族革命,彼此之间有领导权之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不是一个国家的事,需要很多国家一起搞,这样才能冲破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封锁和包围,不至孤立无援。苏联前期,这一想法是很对的,而且很成功,苏联的建立即是明证。

无论马恩对社会主义革命多么期待,他们从来不认为,革命可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更不可能在落后的东方国家率先取得胜利。他们认为,至少在几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同时爆发革命才有可能。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International Workingmen’s Association),是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实际上的领袖。由于会名太长,通常取它的第一个单词“International(国际)”。第二国际成立后,始称“第一国际”。

全世界无产阶级只有在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反压迫反剥削。1871年,第一国际法国支部参加了巴黎公社运动,但是随着巴黎公社的失败,组织也日渐衰弱,1876年7月15日第一国际正式宣布解散。

第二国际,即“社会主义国际”,1889年在巴黎成立,决定以同盟罢工作为工人斗争的武器(民主社会主义)。1914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解散。第二国际所作出重大影响为宣传设立每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3月8日国际妇女节,8小时工作制等。

第三国际,为各国共产党的国际联合组织,又称共产国际,存在于1919-1943年。以马列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它为自己规定的任务是团结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推翻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确立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彻底消灭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一直伴随中国共产党成长,革命,建设的即是此组织。因为以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为契机建立的组织,苏共(之前的俄共,联共)是领导者,组织者。从他的定位,宗旨可以想见与中共革命实践中的历次摩擦,冲突。伴随着的是其思想,线路以及领导权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此组织存在就不合时宜了,因而1943年解散。

第四国际,全称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由与斯大林权斗失败而流亡海外的原苏共领袖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创建于1938年创建,以期与斯大林控制的第三国际分庭抗礼。第四国际更“左”,宣扬“不断革命”和“世界革命”,建立“世界社会主义联邦”。

20世纪的革命者都陷入一种“理性的自负”,认定自己选定的方向是人类的必由之路。这种“历史必然性”被赋予一种不可挑战的宗教性权力。

第三世界国家的非殖民化运动和民族解放斗争的确风起云涌,尽管共产党人都想把它纳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但毕竟性质不同,这些国家并不具备由民族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经验教训

苏联解体给现在的中国带来的启示,经验教训。这是阅读的此系列的最终目的。顾虑限制很多,不能写得太具体,当然我的思考想法也很简单,很个人,不成体系,并非深思熟虑,就信笔由疆的写了。

社会主义都是在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发展起来的,无论俄国还是中国都是如此。那么,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标准是什么,应包含哪些要素,有哪些共同点?当存在一个苏联模式时这些似乎很清楚,但现在很需要讨论。与此相关的问题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究竟是什么关系?在马克思那里它们是母女关系。而在现实中这两者处于相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生产力水平普遍还低不少。同时,这两种制度之间虽有很多差别,但历史地看它们相互学习的、相互借鉴的事例并不少。可不可以说,它们之间更像是姐妹关系?

关于民主

《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俄罗斯道路:苏联体制的终结和新俄罗斯》一书作者给当时的苏联提出的出路是民主社会主义,但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怎样搞,作者没有提出更多理论,具体路径。诚如前面所说,“似乎难以言说”。

我的想法,前面提到过,在还没有实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存的时候(此时其实我们还不具备制度优势),苏联的经验教训是只能搞集权,不能民主。早期革命阶段,无产阶级专政需要权力的高度集中。夺取政权以后,国家如何建设,仍需集权,此时我们还不具备制度优势(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建成以后),如此才能保证目标统一集中,劲往一处使。当利益多元化后,没人掌舵领航,恐怕没人愿意搞社会主义了。几千年后可能还在进入社会主义的阶段,如同封建社会有几千年历史一样。(要淡化,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不同国家制度优劣之争,大家其实都差不多)

在《中苏关系史纲》一书中,与人讨论“社会主义为什么会导致个人崇拜”,引起我上述想法。

当然搞集权,无可避免的会带来专制,个人崇拜,领导人任期,权力交接,缺乏纠错机制等问题。这些都是苏联肉眼可见的问题,而且从来就没有解决过。

传统社会主义高度集权体制难以形成常规权力更替机制。这就在苏联形成了一个不受法律约束、不受监督的一党专政制度。它与东方专制主义和企盼好皇帝的文化传统结合,演变为个人专制只有一步之遥。

当然资本主义,也有专制的。《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俄罗斯道路》一书指出的比较成功的专制资本主义,新加坡,韩国等(主要是经济领域,其他方面问题也很多),很好利用了专制带来的好处。

可见问题的关键不在所选择道路本身。

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实践等相关研究很多,研究得也很透彻。但是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危机,处于“欲说还羞”的状况。苏联的实践经验表明,社会主义出现经济危机,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或者说内生的原因是消费不足,个人消费不足。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并不重视个人的需求,个人消费。市场本身针对个人消费品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前期侧重于重工业,国防等),同时初期积累的需要(类似于资本主义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完全抑制个人消费,消费习惯也没形成(影响有很大惯性,持续时间会很久,可能两三代人)。

个人消费不足,导致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从长期看经济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前期经济发展,依靠国防,军工,重工业等投入,经济会持续一段时间高速发展,但一个历史周期后,前述这些领域会存在一个存量(很难很快消耗掉,除非发生类似战争等这样重大变故。比如经历二战的苏联,包括欧美,经济高速增长又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难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引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转而最终只能依靠消费,个人消费,才能经济繁荣,可持续发展。


1941年-1985年苏联社会总产值增长速度 © 数据来源:《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七十年》P.30

苏联经济形势,1961-1990年/年均增长率(%)

类别 61-65 66-70 71-75 76-80 81-85 86-89 86 87 88 89 90
净物质生产 6.5 7.8 5.7 4.4 3.5 3.15 4.1 2.3 3.7 2.5 -4
劳动生产率 5.5 6.8 4.6 3.3 3.1 / / / / / /
总消费(不变价格计) / / 5.8 4.7 2.7 / / / / / /
人均消费(不变价格计) / / 4.4 3.3 2.1 / / / / / /
投资 / / 7.0 3.3 3.5 / / / -7 -6 20
国防开支 / / 4.0 2.0 / / / / / / /

© 数据来源:《“红”色的转折——苏联东欧变局》(刘荣锦,1992)


© 数据来源:维基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生产总值

要激活消费市场,需要体制改革。光所谓经济改革不行,需要政治体制改革同步。戈尔巴乔夫也是在经济改革不见成效的情况下,才转而进行郑智体制改革的。但是他的郑智体制改革太激进了。(前面分析评述的,不能搞民主)

郑智体制改革

经济危机,经济增长率持续降低,进入下行期间,单纯的经济改革方案已不能奏效(戈尔巴乔夫前期实行过的),指标不治本,短期有效果长期还是下行趋势,必须要郑智体制改革,即生产关系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如何郑智体制改革呢?不知道。只是知道如果不改革,前景暗淡。

中国一直以来所走过的道路,都有苏联在前面趟雷,做得好的,我们跟进,做得不好的,我们走另一条路即可。包括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其实前期都有吸取苏联以及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苏联解体以后,我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摸着石头过河。今后路怎样走,什么样的改革才是对的,其实很难言说。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径,习惯事后追认(合法性认定,作注释,找依据乃至随声附和),事后总结理论(当然可以进一步指导实践),更多的时候可能是将错就错!正合了那句世界本来就是一个草台班子。 总体上比较悲观!

温任内最后一次两会记者会

东莞可园 折腾瑞芯微RV1126嵌入式开发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