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多年前,读到一本名为《大挫至美》的书,立刻被里面精美的手绘图纸吸引(那时可能自己正痴迷手绘),此书是梁思成的遗孀林洙收录梁零散的文章辑集而成的。《大挫至美》此书今天再读,感觉差强人意,书里选用的手绘图纸似乎都不是梁最好的作品,有些可以说质量很差,可能连草稿都算不上(不知是版权考虑,还是其他因素制约了。很多与梁思成有关的书籍资料都特别注明由林洙提供。故事曲折很多,不多说了)。当然《大挫至美》成为了我关注梁思成的发端。

《大拙至美》

2021年时再读了一本署名梁思成的《中国建筑艺术》,印象不深。此书也是林洙选编梁的一些文章,结集而成的,自然整体性不强。

当然,以上这些背景,使我今天能更好的阅读和理解梁的扛鼎之作《中国建筑史》(1944年)及《图像中国建筑史》(面向国外读者的英文版本,写于1946年,1980年代才第一次出版)。

梁思成是梁启超的长子,祖籍广东新会。1915年,15岁的梁思成入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前身,后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及哈佛大学,学习建筑。1928年学成回国,受张学良之邀(?)创建东北大学建筑系。1931年东北沦陷后,回到北京加入中国营造学社。1946年创办清华建筑系。

在梁留学美国期间,梁启超于1925年给儿子寄去了刚出版不久的《营造法式》。梁启超认为此书“义例至精,图样之完美在古籍中更无与比,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族文化之光宠也已”,希望梁思成“俾永宝之”。

梁启超书于《营造法式》扉页上的致梁思成、林徽因寄语

《营造法式》是北宋将作监李诫奉敕编纂的一部关于建筑设计,施工规范的书籍,于崇宁二年(1103年)刊行全国。

1919年春,曾任代理国务总理的朱启钤(字桂辛)在南京意外发现了《营造法式》丁氏抄本,但丁本并不完善。朱后来了解到《营造法式》还有其他版本存世,因而委托陶湘汇校诸本后刊刻出版《营造法式》(陶湘本)。陶湘本《营造法式》于1919年起刻,至1925年完工。梁启超寄给儿子的这本《营造法式》即获赠于朱启钤处(“朱桂莘校印,甫竣赠我此本”)。

朱启钤刊印《营造法式》后,于1929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从事古代建筑的调查,研究和测绘,以及相关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等工作。狭义的说,朱成立营造学社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营造法式》这本书。

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后,梁思成从1932年开始实地调查中国古建筑,绘制了大量图稿,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建筑史》一书可以看成是梁对这一时期营造学社野外调查的成果总结和报告。

《中国建筑史》主要内容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建筑的风格,历史分期做了概括性总结,并简单介绍了《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则例》两书。第二部分结合实地考察,文献资料等,对上古至清末各时期的建筑风格,特征等做了分析,并对现存的各时期的建筑实物进行了分析介绍。值得一提的是,在书末,梁特别提到了自己绘制的《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我在博文 西江第一楼–滕王阁中有提及),应该是将其看作自己的理论实践的得意之作的。

《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刊布发行距今已八百多年,“名词改变,样式演变,加之士大夫之蔑视匠术,故其书已几无法解读”,“先自清代术书着手,加以实物之发展与研究,其书始渐可读。”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为清朝建筑施工的技术规范(偏重于用工用料的计算),因为距今不远,加之梁的时代仍有相关熟练的技术工匠在世,书中内容容易理解。

梁思成认为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是释读《营造法式》的钥匙,而《营造法式》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钥匙。

其后,梁氏一直从事《营造法式》的释读工作,比较可惜,直至去世,只完成了部分释读工作,出版有《营造法式注释(卷上)》一书。完整版的《营造法式注释》经整理于2001年以《梁思成全集》(第七卷)形式与读者见面。

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一书伴随梁的学术生涯始终,梁甚至还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从诫”。可以说,梁很好的践行了父亲曾经的期许和寄语。

其书义例至精,图样之完美在古籍中更无与比。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族文化之光宠也已。…… 思成,徽因,俾永宝之。

中国封建王朝以降,对建筑技术经验的总结很少。艺术风格和技艺完全是不自觉的师承和延续,缺少文字总结和理论研究。除了以上两部,加上坊间通行的《鲁班经》,是中国古代关于建筑经验,技术理论总结的三部重要著作。

中国建筑风格,特征

斗拱

梁氏认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是以木为主要材料,而不擅长石砖等材质。《营造法式》中将斗拱所用木料作为区分建筑规格的标准(祖),称之为“材”,以其厚度作为标尺单位。不同等级的建筑使用什么“材”的斗拱,厚度有严格的标准,一共分为八个等级。斗拱,材(对应的是大木作)可以看作《营造法式》一书的关键。

“中国建筑则以柱额、斗栱、梁、槫、瓦、檐为其“词汇”,施用柱额、斗、栱、梁、槫等之法式为其“文法”。虽砖石之建筑物,如汉阙、佛塔等,率多叠砌雕凿,仿木架斗栱形制。斗栱之组织与比例大小,历代不同,每可藉其结构演变之序,以鉴定建筑物之年代,故对于斗栱之认识,实为研究中国建筑者所必具之基础知识。”

中国建筑的“order”

宋至清,斗拱的实际作用越来越小,尺寸也越来越小,到最后仅作为装饰之用。“就斗栱之结构言,元代与宋应作为同一时期之两阶段观。元之斗栱比例尚大;昂尾挑起,尚保持其杠杆作用,补间铺作朵数尚少,每间两朵为最常见之例,曲阳德宁殿,正定阳和楼所见均如是。然而柱头铺作耍头之增大,后尾挑起往往自耍头挑起,已开明、清斗栱之挑尖梁头及镏金斗起秤杆之滥觞矣。”

中国历代斗拱演变

屋顶样式

中国建筑的屋顶样式在人字顶基础上,发展出了众多的引伸和变化的样式。大的类别有两坡顶,四坡顶。

两坡顶构造较简单,等级低,有硬山和悬山两种;四坡顶有庑殿顶,攒尖顶等;而两坡和四坡组合可成歇山顶。

综合起来,常见的屋顶类型有:硬山顶,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以及单坡顶,卷棚顶,攒尖顶和平顶等;其组合形式有盔顶,盝顶,封山顶,丁字顶,十字顶,工字顶,万字顶等;以上还有单檐与重檐之分。

屋顶样式

屋顶样式

房屋的坡面相交形成一条线,称为屋脊。位于屋面最高处的为正脊,自屋顶至屋口处的为垂脊。两重或两重以上的屋面称为重檐顶,因为雨水要经过屋檐滴落,所以形象的把多重檐顶叫“两滴水”(两重檐)或“三滴水”(三重檐),自然还有“四滴水”,“五滴水”。相对重檐屋顶来说,只有一层的叫单檐屋顶。

硬山顶,悬山顶

硬山顶与悬山顶均为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前后两面坡。硬山屋顶与山墙交接处齐平,没有伸出部分,山面裸露没有变化。而悬山屋顶则伸出山墙之外,两侧的山墙凹进屋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钉以搏风板。悬山顶又称“挑山”,“厦两头”。

硬山顶及悬山顶均有尖山式和卷棚式两种。

庑殿顶

庑殿顶又叫“四阿顶”,是“四出水”(向四个方向排水)的五脊四坡式,单檐有正中的正脊和四角的垂脊,所以又称“五脊殿”。

庑殿顶分为单檐庑殿顶和重檐庑殿顶。单檐庑殿殿宇平面呈矩形,一般面宽大于进深。

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重檐庑殿顶是清代殿顶中最高等级,一般用于皇宫,庙宇中最主要的大殿。

歇山顶

可以看作庑殿顶上套了一个悬山顶,总计有正脊一条,垂脊四条,戗脊四条,故又称九脊殿。若加上悬山山面的二条博脊,则有十一条脊。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悬山)。

与庑殿顶一样,歇山顶也有单檐和重檐之分。

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与庑殿顶的第二檐相同。北京故宫太和门,保和殿,天安门等均为重檐歇山顶。

攒尖顶

攒尖顶的特点是无论几个坡面,最后“攒”在一起,各个方向屋面的坡面在顶部交汇于一处(宋代称斗尖)。屋面较陡,无正脊,数条垂脊交和于顶部,上再覆以宝顶。多用于面积不太大的建筑屋顶,如塔、亭、阁等。

攒尖顶有多种形式,无论什么形式,顶部都有一个集中点,即宝顶,易辨认。攒尖顶平面有方,圆,三角,五角,六角,八角和十二角等。

盝顶,盔顶

盝顶的样式可以看作庑殿顶上套一个平顶。
将攒尖(如四角攒尖)屋顶的屋面曲线向上拱起,就变成了“盔顶”。

组合顶

上述基本类型的组合或变化,可产生出多种屋顶式样,使得古建筑屋顶的式样显得十分丰富。

古代建筑领域把平面投影为长方形,即硬山,悬山,庑殿和歇山屋顶的建筑叫“正式建筑”,而把其他的形式都称为“杂式建筑”。在“正式建筑”中,屋顶形式有一定的等级概念,庑殿为最尊,歇山次之,悬山又次之,硬山为下。当然重檐等级高于单檐。

故宫屋顶样式

中国历代建筑

在梁思成书中,普通读者能关注到中国建筑风格演变,从外观到细节,屋顶,屋脊,梁,斗拱,立柱,石墩,门,窗,墙壁,纹饰等等。具体到建筑,如宫室,帝陵,庙宇,塔,桥等等,均有涉及和阐释,尤其还绘画有对应的历代风格演变图示,能直观感受。看一书而能知中国建筑风格的整个演变。 至于专业读者,受用应该更大,就不是我等能评价的了!

梁氏在书中总结,继承老祖宗的优秀的建筑艺术和风格,不应着迷于“宫殿式”的外观,而“应该研究汉阙、南北朝的石刻、唐宋的经幢、明清的牌楼,以及零星碑亭、泮池、影壁、石桥、华表的部署及雕刻,并加以聪明地应用”。

中国建筑各部分名称

上古三代,主要文明位于黄河流域,河南,山西一带居民穴居普遍。此时可能穴居与宫室并存。

秦以前,只能靠不准确的文字记录,想象了。

两汉时期,有现存的石阙,石室,墓室里的画砖等可参考,研究其实的房屋建筑结构,雕饰等。

魏晋南北朝建筑,可供参考的有云冈,龙门石窟建筑本身及内里的壁画等艺术作品。可供研究的有佛寺,石窟,殿,塔等建筑形态。(“敦煌石窟石质较硬,无建筑式样之镌凿”)

从隋唐时期起,留存至今可供研究的建筑逐渐多起来。比如佛塔(虽多木构,唐以后,砖石的也多起来,现存的较多),比较著名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赵县安济桥(赵州桥)等。梁将隋唐及以后的建筑风格划分为三个时期(因为有古建筑存焉,能进行科学测量,研究):豪劲时期(九世纪中叶到十一世纪中叶),醇和时期(十一世纪中叶到十四世纪末),羁直时期(十五世纪初至十九世纪末)。

五代、宋、辽、金时期,(除了文献)可供研究的建筑实物很多。五代时期,道路两旁“各安立黑漆杈子,路心又安朱漆杈子两行”。辽,以东向为尊。宋代建造经幢之风甚盛,明清就少了。四阿顶为宋代最尊贵之屋顶,《营造法式》亦称“吴殿”,即清所称“庑殿”(后文总结中国历代屋顶样式)。同时宋代以铁铸塔之风颇盛(之前博文广州光孝禅寺中有介绍的南汉东西铁塔即是这一时期的)。

元、明、清,都城营建和布局,注意南北中轴线,但是对东西布局不重视。黄瓦、红墙、碧绘为标准样式(仅有极少数用绿瓦者)。大殿宽广足容六千人聚食而有余,房屋之多是其特点。清代宫殿建筑立于重层石阶基之上,阶基之前更出月台,绕以栏楯。门窗造门之制,自唐、宋迄明、清,在基本观念及方法上几全无变化。

历代木构殿堂外观

历代佛塔类型演变

故宫文渊阁,完全仿自宁波天一阁。整个建筑明二暗三,中间有一暗层。其平面于五间之西端另加一间以安扶梯,遂成六间,合“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六”之意。

故宫文渊阁

赵州桥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书中涉及的古建筑 索引

河南嵩山嵩岳寺塔(北魏)
五台山佛光寺塔(魏齐)
河北义慈惠石柱(北齐)
龙门石窟
天龙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唐)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金堂(唐)
西安兴教寺玄奘法师塔(唐)
陕西咸阳礼泉县香积寺塔(唐)
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唐)
荐福寺小雁塔(唐)
嵩山法王寺塔(唐)
山东灵崖寺慧崇寺塔(唐)
河南净藏禅师塔(唐)
河南少林寺同光禅师塔(唐)
赵县安济桥(大石桥,隋)
河北正定文庙大成殿(五代,宋初)
江苏栖霞寺舍利塔(五代吴越)
杭州灵隐寺双石塔及闸口白塔(北宋)
江苏吴县罗汉院双塔(北宋)
江苏吴县虎丘塔(北宋)
河北正定天宁寺木塔(北宋)
河南法海寺石塔(北宋)
河南延庆寺舍利塔(北宋)
四川宜宾白塔(北宋)
开封祐国寺“铁塔”(北宋)
河北定县开元寺砖塔(料敌塔,北宋)
山东灵岩寺辟支塔(北宋)
山东兴隆寺塔(北宋)
湖北当阳玉泉寺铁塔(北宋)
河北赵县幢(北宋)
河北涿县普寿寺塔(辽)
河北涿县北塔和南塔(辽)
河北邢台天宁寺塔(辽)
河北房山云居寺石塔(辽)
河北易县泰宁寺舍利塔(辽)
杭州六和塔(南宋)
福建晋江双石塔(南宋)
四川宜宾墓室(南宋)
河南天宁寺三圣塔(金)
河南洛阳白马寺塔(金)
河北正定临济寺青塔(金)
河北正定广惠寺华塔(金)
河北赵县永通桥(小石桥,金)
蓟县独乐寺山门及观音阁(辽)
辽宁义县大奉国寺大殿(辽)
天津宝坻广济寺三大士殿(辽)
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及海会殿(辽)
山西大同善化寺(辽,部分建筑为金代)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辽)
山西榆次永寿寺雨花宫(北宋)
山西晋祠正殿献殿及飞梁(北宋)
山西太谷万安寺后殿,安禅寺前殿(北宋)
河北易县开元寺三殿(辽末)
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北宋)
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北宋)
山西应县净土寺大雄宝殿(金)
山西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金)
河南济源奉仙观大殿(金)
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金)
曲阜孔庙碑亭(金)
江苏吴县玄妙观三清殿(南宋)
河北正定阳和楼(元)
河北曲阳北岳庙大殿(元)
曲阜孔庙主要建筑群(元)
河北定兴县慈云阁(元)
河北安平县圣姑庙(元)
山西赵城明应王殿(元)
浙江武义延福寺大殿(元)
云南广福寺大殿(元)
山西赵城广胜寺诸门殿(元)
山西太谷资福寺藏经楼(元)
河南登封观星台(元)
河南安阳天宁寺塔(元)
河北邢台弘慈博化大士之塔(元)
河南安阳白塔(元)
北京妙应寺塔(元)
居庸关(元)
福建龙溪漳州桥(元)
山西大同城楼(明)
山西大同钟楼(明)
河北开福寺大殿(明)
北京社稷坛享殿(明)
北京长陵祾恩殿(明)
北京护国寺(明)
四川鹫峰寺大雄宝殿及兜率宫(明)
四川七曲山天尊殿(明)
曲阜奎文阁(明)
北京故宫太庙(明)
故宫建极殿(保和殿,明)
山西赵城飞虹塔(明)
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明)
北京慈寿寺塔(明)
五台山塔院寺塔(明)
太原永祚寺大雄宝殿及双塔(明)
四川南充广恩桥(明)
河北赵县济美桥(明)
明长城(明)
北京故宫(清)
大清门,天安门,午门,太和门,体仁阁,弘义阁,钦安殿,文渊阁,雨华阁等(清)
沈阳故宫(清)
西苑(清)
圆明园(清)
热河行宫(清)
颐和园(清)
天坛(清)
社稷坛(清)
曲阜孔庙(清)
北海白塔(清)
北京法海寺门塔(清)
山西临汾大云寺塔(清)
北京碧云寺塔(清)

晚年的梁思成,似乎醉心于行政,郑智及社会活动,在学术上的用心不像青年时期那么火热,成果成就就不多了(《营造法式注释》下部迟迟没能完成,计划重写中国建筑史,也没完成),甚为可惜!当然时代背景,个人际遇,或多或少对此要负些责任。

1961年游览桂林叠彩山时,梁写下一首郑智意味十足的诗,足可见其晚年的内心波动:

登山一马当先,岂敢冒充少年。
只因恐怕落后,所以拼命向前。

风云变幻,毕竟是书生!

博客域名DNS解析优化 hello YU say!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