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看了关于梁思成,林徽因的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又收集到古代的《营造法式》高清版本(此处下载),看了梁思成《中国建筑艺术》,《营造法式注释》的书,对中国古代建筑产生了兴趣,尤其是精巧的斗拱,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无意中在博友的一篇摄影游记(宰相故里陆巷村)中看到江苏一带的古民居,突然想到各地的古民居应该都是各有特色,而且十分鲜明的。于是想研究下,当然兴趣而已,主要看下最显著的外观特点。
广府民居
广府民居,通常指大珠三角地区、粤西地区的建筑。(与粤东的客家建筑、潮汕建筑有很大的区别。) 广府民居风格在南宋以后逐步建立起来,至清中叶已经相当成熟。主要代表形式是布局整齐的梳式布局村落和三间两廊式的合院。
广府建筑的典型代表是镬耳屋,屋两边墙上筑起两个象镬耳一样的挡风墙故称“镬耳屋”,而镬耳状山墙在江南民居中称为“观音兜”。
围龙屋
围龙屋是一种客家人独有的围楼形态建筑,其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处,都能够见到围龙屋的踪迹,包括在中国大陆南方的广东省、福建省、江西省南部,台湾中南部的屏东、云林、台中市东势,以至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都有踪影。
客家人为了适应当地环境和气候、满足其生活需要,形成了集合了卧房、大院、厨房、练功房、武器库、庭院、牌位室、神龛等多种功能的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中的特色建筑。围龙屋始见于宋元、成熟于明末和清朝、鼎盛于中华民国时期。狭义的围龙屋特指的是围龙式的围屋,而广义的围龙屋可以指各式的客家围楼或围屋。广义上的围龙屋的外形基本分同心圆形、半圆形和方形三种,此外也有椭圆形状的。
徽派
马头墙是徽派民居最重要的标志之一,采用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面和马头高低进退错落有致。
青山﹑绿水、白墙﹑黛瓦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在质朴中透着清秀,仿佛一幅山水画,外观整体上富于美感。
杆栏式
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发现是为最早。
“干栏”式建筑主要应为防潮湿而建,长脊短檐式的屋顶以及高出地面的底架,都是为适应多雨地区的需要。除此之外,其尚具有有效地利用空间、一房多用的效能。下层饲养牛、猪等家畜,上层住人,这样在防止南方潮湿气候的同时还可以避开各种凶恶的野兽虫蛇。
杆栏式还衍生出高脚楼、吊脚楼、竹楼等建筑形态。
四合院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面又加门房的屋舍来封闭。若呈“口”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
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是妇女或眷属的活动空间,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
四合院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地有多种类型,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建造得较多,其中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对外界比较隐秘的庭院空间,其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
一颗印是中国云南滇池流域的一种传统民居形式,由中原地区的四合院住宅演变而来。一颗印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建筑围绕中央天井布局,通常呈两层楼,大门对侧为正房三间,正房两侧为耳房四间,大门两侧设置八尺进深的倒座房,合称“三间四耳倒八尺”。一颗印外围高墙少窗,各房间均面向天井开门,并将屋顶向天井出挑成为“厦子”。一颗印在中原宗法文化影响的基础上,顺应地形布局,并强化其防御作用,是云南地理文化影响下的结果。
窑洞
窑洞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建筑。研究者认为,窑洞是由原始穴居中的横穴发展演变而来。
顶上覆土,内部下面方型上面拱型(应天圆地方之说)。多数后面比前面稍窄,呈喇叭形。常见的单间窑洞宽3.5米左右,高3-4米,深5-9米。前面有木结构、带门和格子窗的外壁。内部墙面上抹泥、熟石灰或掺石灰的泥,还可以贴纸和窗花进一步装饰。窑洞前的地面平整后,在周围围以土墙。
参考资料:
评论